脱贫攻坚战是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役。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但这并不标志着扶贫工作的结束,我们应该把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返贫。
让脱贫群众筋骨再强健一点。“力度不减、责任不松”,在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摘帽后,要持续以强有力的措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但绝不能片面采取一些高强度的“输血”政策,应因地制宜、立足长远的全面改善与提升,根据当地产业、民情实际,在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保持相应的扶持力度,让刚刚脱贫的群众筋骨再强健一点,更好地独立自强发展。
让扶贫常态化基础再牢固一点。夯实社保基础,切实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如合作医疗、低保制度等,使弱势贫困群众得到最基础的保障,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夯实产业基础,农村地区只有产业发展起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才会得到真正提高。脱贫攻坚战役进行了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为农村发展设施农业、加工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同时可以加入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产业的植入发展为基层农村增添生气,但个别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形,只可能取得一时的帮扶成效,却不能行之长远。这就需要各地再完善产业规划,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助力家庭农场,让农村的产业经风雨、见世面,在大市场中站稳脚跟、茁壮成长。
让思想教育再重点突出一点。全面提升现代农民的素质,是治本之策。教育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农村教育与城市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地区重打工轻教育、重即时性回报轻长远人生规划,存在这样的思想就很难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命运。“扶贫先扶智”是一直强调的,因此,要加大思想层面的教育,摆脱思想贫困,持续跟进贫困子女教育问题,巩固教育扶贫成果。
基层稳则天下安,人民群众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巩固成果、防止返贫比实现脱贫还要艰难、持久,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使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做到标准不降、劲头不松,努力书写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人民政府 谢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