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不仅是为了让各级政府提供更优服务的重要内容,更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笔者认为,为达这一目标,只有政府与市场、市场与企业、企业与群众之间“双向奔赴”,才能形成全社会“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才能全力打造行政审批事项更少、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项目落地更快、获得感更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政府与市场需“双向奔赴”,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主抓手。首先,要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逐步降低市场退出门槛,清除隐性壁垒,推进简政放权、减政减权,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机制,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及退出环境。其次,要简化企业开办流程,形成高效集成的“一站式服务”,实现开办企业全程零跑动、零成本办理,审批时限压减至1个工作日内。三是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公共信用平台,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的信用监管体系,健全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不断提升法治水平和治理能力,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
市场与企业需“双向奔赴”,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首先要在政策层面深化改革,为企业营造更良好的发展环境,注重全面完善公平公正的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健全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正机制,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其次是加强司法保护,严格区分企业和企业家的法律责任。落实好党中央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财产权、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保护的战略部署,要精准施策,严格区分企业和企业家的法律责任。三是以良法推动善治,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企业容错机制,为企业提供诉讼“一站式”服务,将案件繁简分流。
企业与群众需“双向奔赴”,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着重点。企业应该坚定发展信息,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自身经营水平。“抓发展就必须抓环境,抓环境就必须抓作风”。要加强干部能力素质,以提高履职能力为目标,加强对企业职工业务培训、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增强职工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办实事活动,全力以赴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推动营商环境工作争先进位。群众在办事的过程当中,要遵守企业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吵架闹事,有疑问积极咨询窗口人员。企业在制定对职工年度考核过程中,可以加入群众对职工的打分项目,以好评度和差评作为一项考核标准,大力营造比作风、比担当、比奉献、比作为的浓厚氛围,努力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以思想观念的深刻解放,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干部作风的深刻转变,推动营商环境的持续好转。
进一步厘清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把市场能够办好的还给市场,社会能够做好的交给社会,结合做好“放”的减法,做大“管”的加法,做活“服”的乘法,努力做好“亲”“清”的政商关系,才能加快形成新一轮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场坝镇 申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