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科技教育 > 正文

威信县第三高级中学开展元宵节主题系列活动

2023-02-07 15:52:58 | 来源: 中廉在线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到一年元宵节,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了解元宵节主要的风俗习惯,感受元宵节的魅力,丰富师生文化生活,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第三高级中学于2月5日下午在校内举行元宵节主题系列活动。

猜灯谜

元宵节,中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值此元宵佳节,我校特举办猜灯谜活动,让全校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一条条风趣的灯谜,温暖祥和的节日气氛扑面而来。除猜灯谜外拿红包外,还有部分学生通过唱歌拿到了红包,广场上响起一阵阵美妙的歌声。最后师生共同伴随着喜悦的旋律,踩着欢快的鼓点,手牵手跳起了舞。欢乐的旋律营造出喜庆的气氛,轻快的步伐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包汤圆(饺子)

吃汤圆:吃汤圆又被称为“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意喻团团圆圆、平平安安,表达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吃饺子: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元宵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的祈望。在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在学习了包汤圆/饺子的手法和技巧后,便开始有序进行分工合作,揉面的揉面,团馅儿的团馅儿,现场气氛和谐欢庆。包汤圆(饺子)过程中,大家聊着节日的风俗和经历的趣事,不一会儿,一盘盘整齐的汤圆就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包好了。

放烟花

放烟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也是长时间形成的中华文化。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都有放烟花的习俗。燃放烟花具有丰富的内涵,驱邪避邪、迎新送福,也是吉祥欢乐的象征。

2月5日晚,全校在学校门口放烟花“闹”元宵。璀璨夺目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开来,瞬间将三中校园夜空装扮的多彩绚丽,这不仅为三中全校师生带来了新春的问候,佳节的祝福,也点燃了大家对兔年美好幸福生活的共同期盼。揽一把彩灯的绚烂多姿,握一份团圆喜庆的祥和之意。

通过开展元宵节主题系列活动,培养和树立了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了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祝全校师生元宵快乐,新的一年大展宏“兔”,“兔”飞猛进。(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第三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辛馨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