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运用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并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从中获得识记的轻松感和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关键字:思维导图;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引言:思维导图作为创新工具融入初中英语教学,能通过图形化整合知识,激发学生主动性。文章先阐释思维导图的概念,接着阐明其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随后从词汇、阅读、写作三个教学维度,结合实际课例具体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 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东尼·博赞,2009)
二、运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一)运用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总是对于未知领域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图示化、可视化的学习工具,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绘制思维导图的兴趣。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兴趣构思出不同的思维导图,尤其是自己亲自绘制出与众不同的思维导图,更容易使学生获得某种程度的学习成就感。因此,绘制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运用思维导图,能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思维导图的绘制,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自己头脑中学习所记忆的知识和信息等可视化,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记忆地图。思维导图还能将复杂的知识呈现地简单化、详细化、类别化,能帮助学生分门别类的学习和复习所学知识,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三)运用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善于总结的学习工具,能够清晰明了地呈现各大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教材内容,构建完善的学习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思维导图能够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按照主题分类,按词性分类,按同义词反义词分类,按词根词缀分类等。下面以人教版七上Unit2为例,将单词以“family”为中心,延伸出“grandpa/grandma/dad/mom/uncle/aunt”等相关单词,帮助学生建立主题词汇链。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将零散枯燥的单词联系成一个相关的系统,能理解性的记忆所学单词,提升学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阅读课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提取关键信息、获得关联理解、主题归纳等。现以人教版八年级Unit6为例,文章以多角度分析孙悟空,本段落是以ability为中心词分析其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将阅读教学从碎片化转为结构化的信息,既能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细节,还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篇幅结构,从而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英语写作中,能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框架、梳理素材逻辑、丰富内容层次等。现以人教版七Unit为例,写一篇关于运动或者锻炼的小文章,以问题为导向形成相关清晰的表格,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能够降低写作的门槛、强化逻辑结构、便于修改优化,从而提升学生写作的质量。
四、结语
总之,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将枯燥无味的单词生动巧妙地联系起来,能够将文章阅读的相关信息图示化地呈现出来,能够将写作材料发散性地书写出来。与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英语相比较,运用思维导图来学习英语,能够使学生从中获得识记的轻松感和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张培培)
参考文献:
[1] Tony Buzan. The Mind Map Book: Unlock Your Creativity, Boost Your Memory, Change Your Life. [M]. London: BBC Active, 2009.
[2]李霞光.试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花溪,2021,(17):1
[3]黄杰辉.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2(28):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