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科技教育 > 正文

滕州市探索校地合作新范式 打造县域科创融合平台

2025-07-22 16:56:34 | 来源: 滕州市委改革办

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联合省内高校资源,汇聚地方创新要素,积极探索产业研究院建设新模式,聚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县域科创融合平台,把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滕州的创新发展胜势。2024年滕州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25位、山东省县域第4位。

以融合化赋能“山大+滕州”双向奔赴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圈

校地携手,筑合作之“基”。发挥滕州市政府与山东大学多年紧密合作优势,从战略高度打造校地合作品牌,依托山大材料学院和工程学院学科综合、科技领先、人才充沛等优势,成立山东省首个县级非实体科研机构——山东大学滕州产业研究院,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校地之间良性互动、携手发展。功能融合,铸平台之“魂”。打破传统产业研究院运行模式,借鉴“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经验,聚焦基础研究成果二次开发并向企业转移,推动研究院职能重构、融合创新,打通技术研发、转化验证、小试中试、产业化落地等环节,打造兼具研发平台、工研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优势、教研产用协同推进的多功能创新综合体。要素联动,聚创新之“力”。坚持校地统筹、资源统配,强化创新要素高效联动,整合山大智力资源,依托滕州企业,成立9个研究中心、15个科研团队,为科技攻关加力赋能。创新合作机制,市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经费保障研究院日常运行,合作期间内三年提供1000万元科研经费;定期召开校地协商会、专题对接会,推进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构建共赢发展新格局。

“山东大学滕州产业研究院”共建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

以项目化赋能“科技+产业”精准匹配开辟技术转移新路径

对接“资源”与“需求”,充实项目“蓄水池”。发挥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实验田”作用,立足滕州“化机锂医数”五大主导产业,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市场导向,深入挖掘企业真实技术需求,找准与山大科研团队和科技成果相匹配的结合点,实施“一企一策”战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针对沃达重工机床公司复杂钣金技术需求,联合企业成功研制出200吨高性能精密金属成形机,攻克了企业复杂零部件高精度成形技术难题。贯通“研发”与“孵化”,激发项目“内驱力”。秉持研发在山大、中试在企业、产业化在滕州的工作思路,整合山大一校三地在“化机锂医数”等领域的科研力量,围绕滕州优势产业产品转型升级,深化产学研合作,从高端数控机床与刀具着手,成功组建高端数控机床与刀具、金属熔体结构与液态成形技术、锻压成形工艺与装备3个研究中心,搭建起科研连通产业的桥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山大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推进“转化”与“落地”,跑出项目“加速度”。锚定三年应用转化成果15项以上,成立“一对一”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对接服务对象,开展项目发现、挖掘、策划、转化和服务工作。山大机械学院与清峦福兴集团合作,成功研发高效加工立铣刀26个型号,突破不锈钢自研断屑刀具行业难题;与海特数控机床公司联合开展超大型多龙门协作机床技术攻关,实现30米及以上超大型构件“一次装夹、全域加工”,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沃达重工生产车间

以人才化赋能“引育+孵化”同频共振打好人才服务组合拳

“量身定制”专属人才。开展“定制+实践”培养,根据企业需求和发展状况,院校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后可“无缝”入职企业。针对滕州机械制造产业和AI产业深度融合的需求,研究院积极牵线搭桥,联合山东大学相关学院,增加“材料学+人工智能”“机械设计+人工智能”等专业课程,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创新,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实践路径。“柔性引进”领路人才。鼓励引导山大高端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培养技术骨干,提高自主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形成“产学研”正循环。依托山大滕州产业研究院锻压成型工艺与装备研究中心,为沃达重工培养 3 名技术研发骨干和12名技术人员,“沃达多用途智能精密伺服压力机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储备项目中期评估资金激励330万元。“双向赋能”卓越人才。加快校企人才深度合作,企业定期派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实战专家到山大做兼职教师,为学生讲授企业实战课程,拓展综合素质和实战技能;山大积极为企业推荐具备专业技能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学生,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有荣机床公司总工李玉民受聘成为山东大学兼职硕导,协助指导专业型硕博培养,目前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已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程师10名,共同完成省级人才项目3项。

“党建引领聚合力 校地共建促发展”联合党建共建活动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