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厦门市同安驻村选调生,同时也是同安区驻村博士选调生服务团教育促进组组长,我深感责任重大,更看到了同安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是同安教育发展的关键。同安,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让教育、科技、人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教育方面,同安的学校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科技企业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项目中锻炼自己。而人才则是连接教育和科技的桥梁,我们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同安,为教育科技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是同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同安可以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如农业、制造业等,开展特色教育。比如,在农业领域,学校可以开设农业科技课程,邀请农业专家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制造业方面,可以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育促进组的一员,我们将继续深入同安的乡村学校,开展教育帮扶活动。我们将搭建多元教育促进服务平台,提供多层次、多方位、多类型的教育服务。为此,我们计划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深化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完善类似大乡小学海洋科普基地等功能,增加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科普设备,丰富课程内容,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二是拓展教育资源合作,与更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家学者到乡村学校开展讲座和指导,组织学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参观学习,拓宽视野。三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搭建线上教育资源平台,为乡村学校提供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弥补师资不足。四是培养乡村教育人才,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鼓励本土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等。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同安的教育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为指引,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各项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安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同安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我们也将以教育之光,照亮同安发展的每一个角落,让同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姜成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