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年轻干部应始终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修炼“五力”,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掌握深入群众的能力。年轻干部要切实做到融入基层,亲民爱民,广泛吸收“地气”,到人民生活的最深处去,与群众话家常、共劳动,全面了解基层的发展情况。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接受群众监督,实地前往考察,悉心听取群众意见,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细致的梳理问题、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通过深刻的调研之后,才能够保证在工作上制定的相关政策方案可以”对症下药”,最后便是沉下心来抓好落实。
掌握组织群众的能力。能否有效地组织和影响群众,既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能力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决策落实情况和工作成效。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组织群众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群众对干部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必须不断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要有效地组织群众,就要了解底层的情况究竟如何,是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做任何决策、办任何事情,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始终了解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反映群众诉求,工作才能有基础,决策才会有把握。
掌握沟通群众的能力。沟通群众是年轻干部的基本功,是干部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沟通群众,首先要建立信任,然后才能实现真诚交流。年轻干部必须具有与群众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本领,善于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充分信任自己,提高政府公信力。年轻干部在与群众谈心时,一定要虚心倾听群众说话,给群众以表达思想、亮出心底的机会,使群众产生释放感、轻松感和惬意感,增强配合和参与谈心的积极性,从而做群众的知心人。
掌握服务群众的能力。新形势下,服务群众,就是要学会用客观和发展的眼光,找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集中力量加以解决。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年轻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把群众亟待解决的困难“立即办”“主动办”,对不具备条件马上解决的问题“跟踪办”“限时办”;对群众合理合法的要求绝不一拖再拖,绝不能“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年轻干部要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将他们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要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尽职尽责为群众解除每一份忧。
掌握化解矛盾的能力。在社会大局总体稳定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环境更为严峻。如何提高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的能力,年轻干部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从源头抓起,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到实处,做到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勇闯难关险滩,发扬钉钉子精神,要定青山不放松,以坚韧的耐力和恒心,在解决一个个矛盾和问题中不断前行。
掌握“五力”,年轻干部不仅要做到“身入”,更要做到“心入”,把人本理念植根于群众工作中,把社会的发展落脚在所有人的共同发展上,贯彻群众路线、增强服务本领、践行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乌日彩胡 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