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整改落实没有完成时。当前,我们要以“真细实”为标尺,以学习教育“回头看”为抓手,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以“真”铸魂,深学细悟筑根基,在“学”上求实效。学习教育不是走过场,回头看更要见真章。要像“夯地基”一样,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扎实、悟透彻,坚持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防止“雨过地皮湿”式的表面学习。要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较真劲,从思想深处找差距,在理论联系实际上补短板,把学习中的模糊点、薄弱点逐个厘清。唯有潜心钻研党的创新理论,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让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信念的“压舱石”,为查摆问题筑牢思想根基。
以“细”聚力,开门查摆纠四风,在“查”上动真格。查摆问题若大而化之、避重就轻,就难以触及作风痛点。要拿出较真碰硬的态度,以“显微镜”查问题,以“放大镜”找根源,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方位、多角度排查作风短板。无论是接待超标、文件冗余,还是服务群众敷衍、工作落实拖沓,都要逐个筛选、不留盲区。要避免“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排查,聚焦文山会海、推诿扯皮、违规吃喝等顽瘴痼疾,既查表象挖根源,既找共性又剖典型。结合开门教育,敞开大门听意见,俯下身子找问题,对查摆出的问题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真正让作风问题无所遁形。
以“实”破冰,靶心向力见真章,在“改”上求突破。整改不是喊口号,而是要真抓实干解决问题。要靶向治疗,聚焦主要矛盾,对能立行立改的问题,拿出务实举措,逐个击破,速战速决;需要长攻坚改的沉疴,制定阶段性目标,持续用力。要以“钉钉子”精神直面“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顽疾,拿出过硬措施,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整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期向群众通报整改进展,接受群众评判,扎扎实实地改,将“问题清单”变成“满意答卷”。通过学习教育“回头看”的深度扫描,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返工补课”,确保整改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改”的实效筑牢民心根基,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持续整改中真正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孙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