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以“民生温度”丈量“发展厚度”

2025-07-07 17:55:20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王市镇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民生工作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民生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千家万户的烟火日常,是街头巷尾的真切呼声,更是检验执政温度的“试金石”。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落地”的紧迫感、“处处躬身为民”的使命感熔铸于民生实践,才能让政策红利穿透最后一公里,在群众心坎上结出幸福果实。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知悉民情”,做到精准洞察“无盲区”,架起干群沟通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信息化时代,民情民意不再局限于田间地头的闲谈,而是化作社交平台的留言、短视频下的评论、政务热线的诉求,群众诉求也日益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知悉民情”,既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走进社区倾听家长里短,也要打开手机、刷新屏幕,关注互联网上的“民生热搜”。要主动化身“民情侦察兵”,运用走访调研、社交媒体话题互动、大数据舆情分析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收集信息,将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打破信息壁垒、消除沟通盲区,避免政策与现实“脱节”,真正让民意上达、政策下达,架起党群干群之间畅通无阻的“连心桥”。

以“事事落实落地”的紧迫感“化解民忧”,实现急难愁盼“快清零”,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永远做人民的勤务员,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民生问题从来等不得、拖不起。当孩子为“学位不足”发愁,老人为“看病难”奔波,年轻人为“租房贵”焦虑……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民生警报”。《意见》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制定的制度政策,每一项都与群众的幸福感直接挂钩。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事事落实落地”的紧迫感“化解民忧”,打破“层层审批”的桎梏,摒弃“等一等、看一看”的观望心态,以“马上就办”的执行力让政策跑出“加速度”。无论是优化“一窗通办”政务服务,还是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本质上都是在与时间赛跑。唯有以“快清零”的决心攻克难题,才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态度不是“慢慢来”,而是“立刻办”,真正让群众生活品质随着问题解决而“节节攀升”。

以“处处躬身为民”的使命感“温暖民心”,达成服务提质“无止境”,绘就幸福民生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民生服务的温度,就藏在每一个细节之中。从街头巷尾的路灯是否明亮,到社区里是否有适老化改造,再到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帮扶是否精准,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成为党群连心的“纽带”。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处处躬身为民”的使命感“温暖民心”,主动走进群众生活,在点滴小事中传递关怀。如主动下沉社区为独居老人安装紧急呼叫器、带领村民直播带货打开农产品销路、为留守儿童开设课后托管班填补监管空白……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却能汇聚成温暖民心的强大力量。民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始终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在办好民生实事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用贴心的关怀、暖心的举措让群众从心底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力量,让党群关系如鱼水般交融,共同绘就幸福民生的最美画卷。(刘欣欣)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