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重在基层、难在基层,必须把基层社会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问题导向,激发创新动能,加快现代化步伐。要大力构建以网格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增强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网格化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全面健全“寨管委”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有机融合和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将党员村干吸纳为寨管委主任及网格长,将党员组干吸纳为寨管委副主任及网格员,将群众信服、有威望、有影响力、讲政治的党员吸纳为寨管委委员及联户长,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发挥联户长人员熟、联络广、情况清等优势,搜集社情民意,回应群众诉求,最大程度发挥基层网格作用,通过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做,进一步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以信息化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率。逐步统筹推进“大喇叭+雪亮工程+云监控+数字电视+综治信息系统”五位一体综合立体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层的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整治、儿童防溺水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宣传和监督责任,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基层治理的死角或盲区,保障了群众的出行安全,提升了社会治安的管控能力,为基层社会治理减负,推动治理体系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提高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和快速反应能力。
以多元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途径,成立镇、村(居委)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由镇综治中心牵头,联合镇司法所、派出所、妇联、民政、安监、市政等相关部门开展社情民意联排、矛盾纠纷联调、安全隐患联防、重点人群联管、人居环境联护等工作。同时凝聚社会乡贤力量,通过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婚姻家庭指导、人民调解、帮扶救助等方式化解矛盾,让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贵州省镇远县蕉溪镇人民政府 袁仕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