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人物 > 正文

“塞上愚公”一个人的坚守

2022-05-08 10:03:36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董鸿儒老先生“北 疆楷模”光荣称号,让这位已年过八旬的老人再次走入大众 视野,让“荒山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被世人所熟知。作为董鸿 儒老先生的一名“家乡人”,一名从小听着董老事迹长大的“年 轻人”,更对董老先生敬佩不已。如今,我已作为一名青年 干部,一名基层选调生,更要向董老先生学习,以董老先生 为榜样,学习董老先生的优秀品质。

学习“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定信仰。“从 18 岁到 80 岁,为了一个绿色的梦想,他筚路蓝缕”何为 信念,何为信仰,董老先生用身体力行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词。 “这里之前啥都没有,只有干山头子”山脚下的一位老人回忆 起上世纪建国初的苏木山感慨的说道。1958 年 10 月,18 岁的董鸿儒告别新婚的妻子,独自来到苏木山当起了护林 员,这一当就是一辈子。“种不活,那就换一种,我就不信 活不了”年轻的董鸿儒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不放弃、 不认输,他坚信终有一天会把这满眼的荒芜变为一片片绿色 的奇迹。数十年如一日,记不清多少次的失败,多少次的叹 息,可他依然一如既往。终于,华北落叶松活了,带着所有 人的希望与汗水深深的扎根在了苏木山上。如今,苏木山早 已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片充满着信仰与信念的海洋。“信 仰认定了就是一辈子”,这是董老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的 人生哲理。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坚 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指引我们朝着梦想的彼岸行驶。

学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艰苦奋斗。“不信天,不认命”这是对董鸿儒最好的描述。“多见石头少见 人,石垒房舍四面风”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水平跟不上,没 的吃、没的穿,他不在意的说道“咱们农村娃娃还能怕吃苦? 我相信越是在艰苦的地方,越能干成一番事。”肩挑手提, 一遍又一遍,一棵又一棵,纵使汗水打湿了衣襟,绳索磨伤 了肩膀,鲜血浸透了衣衫,可他依旧咬牙坚持,不叫一声苦, 不诉一声累。当绿色的华北落叶松长满了山头,树木的清香 飘散在空中,钢铁般的他却落下了泪,因为所有的努力与奋 斗,值了!现在,拥有着一片片林海,被誉为“绿色长城”的 苏木山就是对他奋斗的最好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奋斗 的青春最美”。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更要知晓艰苦奋斗的意 义,要大力发扬吃苦耐劳“老黄牛”精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学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党员担当。条件艰苦,为什么不走?生活艰难,干嘛要留下来?失去三 子,还不够么?当一个个尖锐的问题摆在董老面前,他只是 淡淡的说道“绿化荒山,是我当年入党许下的誓言。”当他一 次次冲锋在一线,一次次身先士卒,他也是这么说的“我是 党员,我不上谁上?”当组织提拔他为兴和县林业局副局长 后,没干几天就又返回苏木山,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 还有未完成的誓言”。在后来他全票当选为兴和县政协副主 席时,他更提出,不要办公室,不领工资,只要他能呆在苏 木山就可以。“我一辈子就在一个单位,就是苏木山林场, 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就是种树,能为党和国家奉献一生我 无怨无悔。”这是董鸿儒老先生在颁奖现场的铿锵话语。 董老就如一面旗帜,一面插在苏木山上随风飘扬的旗帜, 时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为我们讲述着党员应有的 责任与担当。(陈寅楠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同夭乡选调生)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