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人物 > 正文

詹大南将军:小气、吝啬又大方

2020-06-28 09:44:48 | 来源: 中廉在线

詹大南将军是全国1614位开国将军中至今仍然健在的4位将军之一,也是全国第二将军县——安徽省金寨县唯一健在的一位将军。詹大南将军的前半生几乎是在炮火硝烟中度过的:打游击、反“围剿”,驰骋疆场、南征北战......他曾给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徐海东当过一段时间的保卫员,他们在枪林弹雨中互救过性命、结下了生死之交......长征途中,他率部活捉敌旅长、击毙敌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平津战役打响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排兵布阵,在7封电报中、9次直接点名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给詹大南......他的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留下了许多传奇......新中国成立后,他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注重家风建设,又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人们都称:“詹大南是一位小气、吝啬又大方的开国将军”。”小气、吝啬又大方”,这是一个矛盾体啊?怎么会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呢?

“小气”得舍不得修房。还是在詹大南将军工作期间,有一天,下班回家,刚进院门,他就看到一个战士带领着几个工人正在他家忙内忙外,有的修补墙面、有的检查水管……

将军轻轻地拍拍那个战士的肩膀,问道:“小鬼,你们在我家‘搞破坏’呀!”

大家看到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詹大南来了,立即放下手中的活,立正回答:“首长好!我们在按计划给您家维修房子。”

老将军的脸一下子严肃起来,说:“我的房子好得很,补补就行,不一定要修,要修的话,一定不能超标、更不能豪华,能用则用、尽量节省啊!”

于是,他放下手中的黄布包,便到屋内屋外检查起来。盥洗间的水盆裂了两条缝,工人师傅正准备更换新的。他一下子按住工人师傅的手,说:“水盆就不要换了,我们家里还有脸盆哪......”

当他看到工人师傅正在更换浴缸,便一下子火起来,大声叫道:“好好的浴缸动它干啥?简直是胡闹!”

实际上,老将军用的浴缸是20年前的老式浴缸,缸沿很高,组织上考虑他在战争年代腿部受过伤,行动不方便,想给他换个矮点的浴缸。

詹大南说:“不用换,只要做个木台阶就可以。以后腿脚不灵便,再换个两级木台阶,慢慢往上跨,你们不用担心。”

“吝啬”得舍不得用煤。冬天的南京,气温虽然不像北方那样低,但是湿度大,同样特别寒冷。还是在很久以前,老将军家里取暖用的还是锅炉。为了节省用煤,每到冬天,詹大南将军就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2-13℃,并且亲自规定和检查公务员给锅炉添煤、封火的时间。

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陈炳德知道这一情况后,特意找到他说:“老首长,你家里取暖用煤是充分保证的,暖气烧热一点,不容易生病,对身体有利啊!”

詹大南说:“这样很好了,我不觉得冷,真的冷了还有部队发的棉衣、棉被,穿厚一点就行了,你们不用操心。”

回到家后,他对子女们说:“军区对我们历来照顾得很好。陈司令连我家用煤的问题都想到了。组织上越是关心,我们就越要自觉,不能给组织增加负担。”

为了减少用煤,他还经常动员家人和公勤人员上山捡枯树枝,有时还亲自干。他就是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

大方得捐款建学校。詹大南将军对自己要求很严、十分节俭,尽可能地为军区节省开支,舍不得花一钱。按规定,他每年可以到外地疗养一次。但是,每次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时,他都说:“南京很好,出去又要花公家的钱,还要麻烦组织,我就不出去了。”多年来,他从未到外地观光和避暑过。可是,为了贫困孩子能够上学,他却什么都舍得。

1983年,詹大南从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他不动声色地回到故乡----金寨县槐树湾乡,走村串户,与老百姓拉家常。他看到家乡仍然很贫困,一些孩子因家里贫困不能上学,心中很不是滋味,暗暗下决心要帮助孩子们。

一回到南京,他便向老伴提了个想法:全家人一起为金寨县捐款10万元、建一所希望小学。老伴李凡对他的想法很赞同,子女们也都表示支持。

但是,这10万元钱,对于一个靠拿工资过日子的家庭来说,谈何容易!詹大南将军的老伴患有帕金森病,生活不能自理,常年要雇请着一位保姆;大儿子在一所地方院校工作,孩子也成年了,三口人仍然挤在一套小房子里,正在想办法筹款参加集资建房。其他子女们也都是工薪阶层,家里的孩子有的正值读书年龄,经济上也不宽裕。但是,他们认为爸爸妈妈为了人民革命了一辈子,现在到晚年了,他们提出了这个想法,我们就是再有困难,也要帮助他们实现心愿。

老将军夫妇拿出积攒几十年的42000元,子女们每家你一万他五千地捐了56000元,他的侄女一家也捐了2000元,才凑齐了10万元。

希望小学建成了,金寨县委、县政府拟将这所希望小学命名为“詹大南小学”,老将军坚决不同意。县里又准备将校名改为“将军小学”,詹大南还是不同意。他说:“不行,不行,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做事的,不图名不图利,希望小学就是希望小学,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于是,他就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金寨县杨桥希望小学。

此外,他还在金寨一中设立了奖学金,在自己战斗过其它地方资助了50多名失学儿童,尽力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作者(收集整理者):胡遵远、孙亮

单位: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政协金寨县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