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审计绝非简单的查账对表,而是关乎基层政权稳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和党群干群血肉联系的重要政治任务。这柄监督利剑直指基层微腐败,这面治理明镜映照执政成效,这块信任基石承载着亿万农民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必须站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深刻把握其政治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一重要论述为村级审计指明了方向。审计工作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向基层延伸的“神经末梢”,是实现对“小微权力”全覆盖监督的关键举措。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强化审计监督,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这项工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保障。产业资金、项目补助、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直接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农村稳定。审计必须紧盯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聚焦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确保惠农政策执行不走样、集体资源管理不流失、乡村振兴项目优质高效廉洁推进,为乡村发展注入“廉动力”。
同时,它也是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抓手。财务不清、处事不公极易引发矛盾。通过严格规范的审计,还给群众一本“明白账”,正是还干部一个“清白身”的有效途径。这不仅能消除疑虑、化解纠纷,更能增强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审计不仅要善于“查病”,更要致力于“治已病、防未病”,强化结果运用,推动建章立制,扎紧制度笼子,促使基层干部规范用权、廉洁履职。
面对新使命,必须提升能力、创新方法、强化担当。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监督精准度,推动审计与纪检监察、巡察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织密基层监督网络。唯有如此,才能管好“微权力”,守护“大民生”,以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凝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