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党员干部肩负着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重任。要担起这千钧重担,需校准“信仰罗盘”,升级“作风引擎”,安装“纪律导航”,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校准“信仰罗盘”,方能把稳思想之舵。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党员干部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群众事务和各类矛盾纠纷,只有坚定信仰,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向。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部分居民可能会因对改造方案存在疑虑而产生抵触情绪。此时,党员干部就要以坚定的信仰为后盾,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耐心倾听居民的诉求,积极与各方协调沟通,妥善化解矛盾,推动改造工作顺利开展,让居民切实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
升级“作风引擎”,才能强化实干担当。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基层工作直接面向群众,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群众看得清清楚楚,也会铭记于心。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多深入社区一线,开展实地调研,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小区环境整治工作中,党员干部不能仅仅坐办公室里发号施令,而应拿起扫帚、铲子,共同参与清理垃圾、铲除小广告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参与,共同营造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同时,要勇于担当作为,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推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安装“纪律导航”,严守行为底线。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在街道社区工作中,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着一些“微权力”,如惠民资金的发放、社区项目的审批等。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严守纪律底线,绝不越雷池一步。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廉洁纪律,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通过加强纪律约束,规范自身行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校准“信仰罗盘”、升级“作风引擎”、安装“纪律导航”,是街道社区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践行实践要求、遵守制度约束的必由之路。只有做到信仰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才能在基层工作中发光发热,为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更加坚实稳固。(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