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征途上,“三务”公开绝非例行公事之表面文章。它是一柄锐利之刃,直击权力任性迷雾;一扇透亮之窗,照见群众心底期待。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必须强化公开之刚性、拓展公开之深度。落实“三务”公开,正是遏制基层不正之风与腐败的关键切口,是涵养政治生态源头活水的根本途径。
以制度为基,筑牢公开之堤,使监督如雷霆精准发力。公开的根系若无制度滋养,必然孱弱无力。落实“三务”公开,亟须打造全链条规范机制:精准圈定公开清单,清晰明晓何者可公、何时应公、向谁而公;创新载体使数据更透明、查询更便捷;严防形式主义顽疾,构建追踪核查纠偏闭环。唯有力透纸背推动公开成为权力运行的“硬约束”和“标准配置”,“三务”公开才非一时之口号,反成为根除暗箱生存土壤之铁律,为精准监督铺设坚不可摧之基。
以公开为径,激发治理澎湃活力,让群众真做主人翁。公开非为展览,实是为凝心聚力。党员群众能否参与和是否敢于监督,恰是检视公开实效之试金石。将重大决策酝酿过程端至台前,将财务收支明细摆在明处,主动坦诚回应热点关切,让监督不只是“事后追责”而成为决策的“前瞻灯塔”。这不仅提升了党组织公信力的堤坝高度,更将广大群众和党员由“局外旁观者”转为“治理主导人”。由此,基层治理的根基方能历久弥坚,党的政策主张才如源头活水般浇灌民心沃土。
民心和民意是决定政权安危之所系。是否落实“三务”公开,是对“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一执政根本问题的最真切答卷。以锲而不舍的韧劲与刀刃向内的狠劲深耕公开沃土,权力运行将如清泉一样透明,治理效能在阳光浸润中枝繁叶茂。唯有确保基层每寸阳光都无阴影遮蔽,党组织才能成为群众心中坚如磐石的指南针,自我革命的伟业方能踏破历史周期律的惊涛骇浪,为亿万民众开辟出真正清朗永驻、公信永存的天地。(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