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社会资讯 > 正文

莫让“太极推手”阻挡“干事拳头”

2025-07-29 13:25:28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哈镇人民政府

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可见两种“武林功夫”,一种名为“太极推手”,它不似刚猛拳脚那般显眼,却是行云流水、不露痕迹,以“推”“转”“拖”“绕”为招式精髓,实则一遇问题就绕、一见责任就躲,以“这事归他管”“条件还不成熟”的托词将任务轻轻拨转,看似滴水不漏,实则寸功未立。另一种名为“干事拳头”,它的主要特点是:直面矛盾不回避、聚焦问题敢突破,以“这事我来办”“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魄力主动作为,看似锋芒外露,实则步步推进。这两种“武林功夫”一旦出手,不仅关乎工作效能的高低,更影响着事业发展的成色。

要让“干事拳头”冲破“太极推手”的阻碍,关键在于筑牢“防推”的堤坝,激活“敢干”的动能。首先,需以清晰权责划清“推”的边界。如同给齿轮明确咬合的齿痕,要通过细化职责清单、压实岗位责任,让“谁来干、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一目了然。只有消除“模糊地带”,才能让“想推”者无处遁形,让“想干”者有章可循。其次,需以精准考核校准“干”的导向。考核的指挥棒往哪里指,行动的重心就会往哪里靠,唯有将“实绩”作为核心标尺,让“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才能让“干事拳头”更有力量,让“太极推手”失去市场。更重要的是,需以担当涵养“闯”的底气。要在思想深处破除“怕担责”的枷锁,树立“敢担当”的自觉,把“为民服务”作为初心,而非“避责工具”,把“岗位平台”视为舞台,而非“避风港湾”。当“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成为共识,“太极推手”的生存空间自然会被挤压。

事业的推进,从来不是“推”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无论是改革攻坚的深水区,还是民生服务的第一线,需要的都是“逢山开路”的闯劲、“遇水架桥”的拼劲,而非“左躲右闪”的滑劲、“上推下卸”的懒劲。唯有斩断“太极推手”的藤蔓,让“干事拳头”更硬、更准、更有力,才能在时代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让每一份努力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进步。(淡思琦)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