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社会资讯 > 正文

鄱阳县鄱阳镇:聚焦“一老一小” 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2025-07-28 16:11:25 | 来源: 上饶市鄱阳县鄱阳镇党委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牵着“朝阳”,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近年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鄱阳镇党委、政府始终将“一老一小”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努力为辖区内的老人和孩子提供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让他们在社区里感受到满满的关爱与温暖。

“相比去年在家的乏味,在这里写作业我感觉十分开心,有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眼下正值暑期,不少家长正为孩子“看护难”犯愁,而鄱阳镇湖城社区公益暑托中心早已如期开班,为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儿童送去了贴心关怀。余昌江今年12岁,父母是双职工,公益暑托中心不仅让他在假期有了众多的玩伴,而且课程上的难题也在这里迎刃而解。

“有些作业不会教,这里的义务工作者可以辅导他,社区给了这个平台给小朋友,这里有学习氛围,孩子们在这里高兴,我们家长也减轻了负担。”社区学生家长徐巧云满意地说道。

今年鄱阳镇各社区的公益暑托中心已陆续开班,吸引了数十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目前,作业辅导、安全教育、科普知识等多样化课程正在有序开展,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不仅能高效完成暑期作业,还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拓宽了知识视野,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收获成长,度过一个既快乐又“有料”的假期。

“以前的暑假都是在家里一个人写作业,今年有很多小伙伴们一起写,还有老师教,写完作业后,还可以一起进行娱乐活动,我觉得特别开心。暑托中心学生雷轲高兴地说道。”

“我们成立托管中心主要是为双职工家庭,还有留守儿童创办一个免费的学习休闲场地,让他们暑假不再是无人照看的状态,公益托管创办之后,群众是非常满意,我们还有专人看管和辅导作业,在招聘这些大学生志愿者的时候,会进行一些筛选,尽量是师范类的学生,在辅导学习方面比较专业,所以居民对这个公益托管是一致好评。”鄱阳镇湖城社区文明实践员杨城告诉笔者。

最美不过夕阳红。针对老年人的康养需求,鄱阳镇以高质量养老服务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中午11点整,位于鄱阳镇激杨桥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准时开饭,来自社区以及城区的空巢、独居以及留守老人吃着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的中午饭,心里甭提多舒畅了。

“我今年83岁,我特别从城北过来的,这里服务态度好,伙食也好,我感到好幸福。”“到这里来就像到家里一样的,很舒服,心情宽敞,不受约束,这里的饭菜也比较可口。”社区老人周宝珠、王训文开心地说道。

在鄱阳镇激杨桥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除了每天给老人提供可口的饭菜,社区还结合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康养需求,在中心设立了按摩室、针灸室和理疗设备,为老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这里的领导、工作人员对我们都特别关心,为我们老人家解决了大问题,我们身体都不怎么好,在家里做饭是个问题,现在政府政策也好,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在食堂吃饭的人,个个都称赞这个食堂办得太好了,我身体不舒服,在这里艾灸,还有推拿,还有各项运动,娱乐项目,我们感到太幸福了。”姚可琴老人今年73岁,是一名退休工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体贴关怀,让她感到幸福满满。”

“我们的初衷就是解决独居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吃饭难问题,还有养老难的问题,他们在这里可以吃饭、娱乐,唱歌、跳舞,我们还推出了理疗室,有按摩,还有艾灸。”鄱阳镇激杨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晓红向笔者介绍。

当前,鄱阳镇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融入民生实事各领域,持续秉持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让社区的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绘就更加温暖、美好的民生幸福画卷。

“我们将学习教育与‘一老一小’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心用情做好民生。我们现已投入大约120万元,建立了2个社区居民养老服务中心,切实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难,娱乐难和基本健康服务。同时我们在湖城社区、姚公渡村建立了2个儿童托管中心,切实为家长解决了孩子无人看管、学习无人教,以及解决了暑期学生的安全问题。目前,我们把学习教育贯穿于鄱阳镇各项工作全过程,以群众的呼声和需求为第一信号,着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现已解决了风雨山中心学校路面加宽工程、磨刀石段圩堤路面修复、城东菜市场周边下水管网修复等民生工程。下一步,鄱阳镇党委政府将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拧紧作风建设‘发条’,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护航全镇高质量发展。”鄱阳镇镇长汪正华告诉笔者。(汤晖)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