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将他律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自律准则。这一论述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驻村选调生作为乡村振兴的“先锋队”,既是政策的推动者,更是纪律的实践者,唯有将纪律意识融入血脉、化为行动,方能在乡村沃土中扎深根、结硕果。
党的纪律建设是工作的压舱石,须以政治定力筑牢思想防线。乡村工作千头万绪,既是锤炼能力的练兵场,也是考验纪律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初到乡村,面对复杂环境易陷入本领恐慌,面对繁杂事务易放松自我要求,出现敷衍塞责、变通执行等问题。如何在琐碎工作中守住底线成为每个驻村选调生需要思考的问题。选调生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将党纪党规内化为条件反射。
从他律到自律,需在工作实践中锻造纪律自觉。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最高境界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驻村选调生既要以学促行,认真学习党纪党规,将“三会一课”、警示教育等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让纪律意识从“入耳”到“入心”,又要以践明纪,在化解土地纠纷、推进惠民政策等具体工作中检验作风,将纪律要求转化为肌肉记忆。
要深度融合纪律建设与乡村振兴,实现二者的同频共振、共同发展。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群众对村务工作的参与程度,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大会”、“小微权力监督群”等方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杜绝暗箱操作;另一方面,需将纪律约束嵌入工作流程,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通过“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实践,让纪律不仅是紧箍咒,还是护身符。
党的纪律建设是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答好的终身课题。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驻村选调生需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将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民的时代答卷!(陈钦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