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红日初升、其道大光,青年干部生逢其时,正是施展才干、努力奋斗的年纪,要砥砺践行“三志”,在基层工作中勤修内功,苦练外功,推动青春韶华“一路生花”。
树立忠诚坚定的远志,生出“信仰之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诚哉斯言,不论是“往打胜仗的方向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士、还是“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周恩来总理、亦或者是“没有翻不过的高山,也没有打不通的隧道”的秀岭隧道建设者吴丽君……无不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有力举证。奋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青年干部要赓续先辈精神血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将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融,明辨大是大非,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风雨不动安如山”;要深挖理论“富矿”,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读原文原著,悟原意原理,真正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时刻保持与党同心,与民同向同行。
磨砺坚韧不拔的意志,生出“笃行之花”。“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对各种挑战,躺平没有出路,躺赢更不可能,战胜困难离不开坚韧不拔的决心,取得成功少不了坚持不懈的努力。青年干部唯有咬定前行的方向,保持坚定如磐的信心,做到不惧路远,不怕失败,不为外物所动;唯有持续自我赋能,不屈不挠、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慎终如始,做到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见成效不撒手;唯有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韧耐力,“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坚定毅力,方能在挑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笃行之勇和破解难题之智。
秉持敢为善成的斗志,生出“拼搏之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青年干部要积极响应号召,解放思想、躬身入局,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以风雨无阻、坎坷直前的心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姿态,争做开创开拓的“闯将”,敢拼敢打的“勇将”,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要培塑思维,厘清事情的内在逻辑,形成科学的战略判断,做出正确的战术决断,实现精准发力、持续用力、靶向施策;要不舍寸功,不弃微末,守正创新,精益求精,做到“说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成一件精一件”,以“敢为之我”创“有为之绩”,为谱写基层治理现代化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做出青春贡献。(刘焕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