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大家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诚然,担当作为始终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最美注脚,能否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多一点担当,实质上考验的是干部的作风,是对干部“苦干、实干、真干”的挑战和检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部唯有苦干才能真作为。现实中,一些干部对待民生工作,有时候挖空心思钻空子,而全然不顾工作如何做、群众如何想。千方百计把群众生活切实改善,干部就必须吃得住“苦劲”。作为干部,苦干就是要有“吃苦”的自觉,以“苦劲”来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落实到行动中。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实干才能出实效。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事关群众民生的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急事、难事,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党员干部的民生工作,要在提高群众的获得感上下功夫,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做到干起来、实起来,让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让幸福指数得以提升。
“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只有真干才能真落实。然而,有的干部因为能力不匹配、工作不实等因素,如有的基层干部执行措施墨守成规,不啃硬骨头、不直面问题,即使“干起来”了,也没有真作为。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克服身居“庙堂”,不能只顾着看报告、翻数据、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甚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使民生决策更能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更得民心。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员干部要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崇尚新思想,贯彻新理念,加强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不断修炼自我,主动担当作为,把工作抓实、抓出成效,坚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游慕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