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调查研究要敢于“探深巷”

2023-08-23 17:26:24 | 来源: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委组织部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走入“深巷子”,面对难题深究、深入、深思,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决策,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践成果。

遇到问题要“深究”调查研究的本质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准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推动发展遇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把握本质和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拿出解决问题的新钥匙。

查找问题要“深入”。“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都是办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为推动东北全方位振兴先后调研7次;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后到河南、甘肃考察并召开专题座谈会,注重发现问题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处处率先垂范,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了表率。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到实际中去“摸活鱼”,到群众中去“拜老师”,用“深”求“真”、用“深”探“实”,见微知著、抽丝剥茧地摸清复杂问题,潜心研究难解问题,把问题一网打尽,提高调研质量。

解决问题要“深远”“一语不能践,万卷徒虚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成效有没有走深走实,调查研究的成果有没有把问题解决好。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有回声、见行动”,切不能来时“热烫烫”,去后“无音信”,要主动从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开拓创新的思路,始终把握调查研究的主动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调查研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转化为群众之所需、所想、所愿、所盼,让纸上的文字落地见效,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孙梦蝶)

责任编辑:欣悦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