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检验调查研究成效,要看是否摸清社情民意、是否解决实际问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要,是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求是导向和结果导向,“三点”发力,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调查研究“切入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重要任务。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处于深刻复杂变化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不断加以认识、加以分析。广大党员干部在做调查研究工作时,要时刻增强问题意识,聚焦民生痛点、堵点、难点,紧扣高质量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带着问题去、奔着问题转、围着问题研,精准对焦问题矛盾,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搞明白、把症结的“盘根交错”理清楚,从而提高调研的针对性、有效性。
要坚持求是导向,找准调查研究“关键点”。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传统。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必须旗帜鲜明把实事求是的要求贯穿调查研究全过程,警惕作秀式、模板化、蜻蜓点水式调研。一方面,要坚持“四不两直”工作方法,深入一线看问题,身入群众摸实情,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躬身探索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动真碰硬,多查“后院”和“死角”,培养见微知著的洞察力,“拔出萝卜带出泥”,于细微处深挖“问题背后的问题”。
要坚持结果导向,找准调查研究“落脚点”。“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落脚点”就是写好“后半篇文章”,促进调研成果转化。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利用调研得来的材料和情况,认真研究分析。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解决。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做到立行立改,将问题解决在一线;对老大难问题要善于“解剖麻雀”,建立整改台账,加强督促指导。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
调查研究,一边联系着政府工作,一边联系着人民群众,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着干部对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也体现着干部的工作作风,更直接关乎行政公信力。广大党员干部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努力以高质量调查研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霍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