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笃行民之所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2023-08-23 14:27:23 | 来源: 福建省连江县晓澳镇人民政府

2023年7月27日,人民日报发布了题为《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的文章,文章强调,“笃行‘民之所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最大功绩,人民生活不改善,再多功绩也没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筑牢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立场、坚定帮人民解忧的精神品质、树立使人民满意的评价标准。

一心为民,筑牢“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信念立场。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只有依靠人民,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与使命,我们党在任何时刻都将广大人民群众的位置放在最高位,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信念立场。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必须筑牢“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信念立场,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兵”。同时,要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在心中“置顶”,做到心里有人民、做事为人民。

守正笃实,坚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品质。“人民至上”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切实的行动。只有了解人民群众切实需求才能精准实施正确政策,达到人民期望。要了解人民需求就要到人民群众问题多、意见集中、工作难展开的地方去,实地考察、了解民情、统领全局,做到心里有数、不惧困苦,工作越困难、情况越复杂,越要拿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品质,迎难而上,为人民群众分忧解难、维护人民利益。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党员干部要积极走出机关大院、走进田间山间,倾听人民的“辛言辣语”、体会人民的“酸甜苦辣”、关注人民的“鸡毛蒜皮”,真正把人民所思所想放在心头,将自己有限的身心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

贯穿始终,树立“把人民当作标准”的群众标准。中国共产党为民而生、因民而兴,人民满不满意是衡量各项工作做的好不好的最高标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民满意了,工作才算做好了。“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有种下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的“梧桐树”,才能引来“人民满意”的“金凤凰”。因此,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要始终将人民满不满意、赞不赞成、答不答应作为评判自身工作做的好不好的根本标准。通过实地恳谈、民主交流等方式联系人民、了解人民、倾听人民,获取人民诉求,用行而有效的方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工作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是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初心不会改变,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人民始终是我们工作的检测者,只有人民满意,我们的党才能够走向更加壮丽的明天!(陈烁)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