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

2023-08-22 14:22:32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张村镇人民政府

近期,安徽省委组织部推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系列评论,旨在亮明标尺、树牢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政绩观可以说是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思路和作风,也就会取得不同的成绩。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重要的政绩,力戒各种错位和偏差,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将“人民满意”作为考核标准。“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和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认真人民群众,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思想认识问题,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职责之所在,誓言之所在。如一心为民,心系村民的黄文秀;如燃烧生命,守护学生梦想的张桂梅;如殚精竭虑,服务于民的焦裕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心为己心,将人民认可满意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用青春热血践行初心使命,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根本宗旨,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与认可。党员干部是不是真心实意的为民办实事,是不是真情实感的爱护群众,是不是忠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政策,这些唯有群众心里看得最清楚、最明白。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人民满意是检验政绩的最直接现实,将人民认可满意作为建议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不断提升个人本领能力,为群众多办实事。

将“为民造福”作为政治担当。古语有云:“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回望党一百多年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为民造福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是矢志不渝的政治担当。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训令,到土地改革还地权于农民,再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惠及广大群众,无一不深刻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坚定意志。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锤炼党性,坚定社会主义信仰信念不动摇,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和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推动实践工作,从而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现实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政策,进一步擦亮公仆底色,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自己的个人利益之上,将人民群众的困难问题当做自己的事来解决,做到视群众心为己心,真正把群众当做家人,努力让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到全体人民。

将“群众路线”作为价值追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与群众的关系的好坏,就是侧面印证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堵点问题,这样才能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间的深厚情谊。要主动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群众交流政策,面对面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求,做到脚下沾满泥土,心中充满真情。在开展工作时,万不可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等伤害群众情感的事,而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站在群众视角,从群众利益出发,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事。要坚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涵养“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的价值追求和“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马宗彦)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