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发布的——「正风深一度」甩掉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包袱”的文章中指出: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重要部署。
“文山”变种“会海”翻新,新瓶装老酒:“文山”改头换面,有文号的文件少了,没文号的来文多了,压缩了有文号的来文,却以电话通知单、口头指示、“便签”等无文号的形式部署任务。“会海”形式有变依然深不可测。套会多、陪会频、重复开。会议数量上减少却增加了会议时间,因为会议连在一起开。开会人数较多,使无关紧要的人员也参会其中,干活的人手就不够了。开不明白的会议重复开,效率低。这么看来基层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
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繁,实效堪忧:督查检查考核本是推动政策落实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实中,一些督查检查考核陷入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窠臼,产生了“脚尖上的形式主义”,不仅给基层带来重重压力,也让工作有落虚落空之忧。大家都把精力集中在应付督查检查上,那么工作时间就会减少,工作量就会变相变量增加。
数字“赋能”变数字“表演”,作秀走样:重平台建设轻运维是数字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电子政务变形走样的另一个表现则是重树“烟囱”轻联通。重数字留痕轻结果的管理导向更是加重了基层工作负担。这些加重基层负担,使基层没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实事,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
层干部缘何陷入无效“内卷”:表现在基层,根子还在上面。上级要求过多,具体扶持少,让基层力所不担则是另一类原因。政出多门相互打架,也令基层无所适从。除了上级的原因,部分基层部门办事效能不高,只好以形式主义敷衍应付。
切实给基层“松绑”,让干部有更多精力为民服务:言出必行,让精文减会规定硬起来。多措并举,把检查考核数量压下去。提质增效,使数字应用效能提上去。补齐短板,促干部担当作为强起来。激活基层干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除去监管和考核,更应该考虑到约束和激励并重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干部激励机制,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发内生性动力。
目前兴起的咖啡之风,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基层员工人手一杯咖啡,问他们为什么这么离不开咖啡,他们回答“我喝的不是咖啡,我是在续命。”“人生已经够苦了,咖啡算什么。”我想什么时候基层员工戒掉苦咖啡,那么什么时候基层才是真正减负赋能。信任基层和尊重基层,应该践行对基层员工的正向促进,推动基层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达到责任、权力、利益统一的局面,才能放权赋能,营造更好的治理生态。基层减负与赋能是推动社会治理改善的一体两面的举措。减负不是减责,赋能也非谋私,而是为了广大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激励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实干导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