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大道如砥,奋斗如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新时代的鱼米之乡,党员干部奋力书写着自己的“答卷”。“海归创业报国推动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李彦宏,秉持“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的理念,归国创业成立百度公司;“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先驱”杰桑·索南达杰,先后12次深入可可西里腹地进行实地勘察和巡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推动成立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在与盗猎分子斗争中英勇牺牲。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他们改革先锋称号。
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画卷,勇奋进的各族人民,党员干部持续创造着中国的“奇迹”。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科技、工业、文化、经济都因战争陷入颓败。社会,工业发展滞后,经济落后,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心向阳光,勇敢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百年奋斗,吹响中华民族崛起的号角;百年岁月,让民族复兴的高歌荡气回肠。通过持续创新,实现了属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如此成果来之不易,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离不开我们的学习与创新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使命,展宏图的神州大地,党员干部坚定握紧着时代的“接力”。现在,新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需要写就新的答卷。“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距离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仍然要放眼未来,继续保持学习和创新精神,勇于担当,持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世界知道你锦绣山河浩气常在;让世界听见你文化底蕴心潮澎湃;让东方华夏巨龙再次翱翔九州。(蔡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