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习主席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回信,对“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的观点表示肯定。先苦后甜,是中国人自小挂耳边的道理。然而在日益浮躁的当下,何为苦、何处寻苦,谈论者却寥如晨星。口号喊得震天响,不如实地闯一闯。“苦”存在于日常实践中,也藏匿于精神内涵中,还体现在纪律作风上。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应主动寻求吃“苦”之道,咀嚼苦味中的复兴之志、有为之器、笃行之力。
从理论学习中寻“苦”,做思想上的表率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个孤独而艰苦的过程,常常需要挤占大量娱乐休闲时间,呕心沥血、深入研究。但在书山学海中步履维艰所求得的知识,却能带来思想丰富、内心充盈的快乐。青年干部要悟懂这其中道理,把知识掌握放在重要位置,养成一辈子学习的好习惯。时常求饥若渴的心态,肯在学习上花时间、花精力,通过知识的更新,优化思维、开拓思路、增长眼界。当然,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而是要吃透学习中的苦,对疑惑难题进行深入思考,学会将零散知识变得系统、孤立事物变得相互联系。善于把知识放到工作实践中、改革发展中、谋民生福祉中去检验、去验证,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思维连环,从而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艰苦奋斗中寻“苦”,做行动上的耐劳人。根浅若浮萍,根深似劲松。青年干部生逢其时,担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必须做好负重前行的“吃苦”准备,主动投身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中去。多在基层一线“墩墩苗”,打磨历练。相对来说,基层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稍差一些,投入的工作精力也就更多。但基层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好平台,更能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因此,青年干部要坚决克服浮躁心理,扎根基层,坚守一线,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冲锋在前。要敢接“烫手山芋”,敢做“热锅上的蚂蚁”,吃下基层的苦、了解基层的难,在基层磨练勇攀高峰的志气、不怕困难的勇气、永不服输的骨气,扛起吃苦耐劳的重担,以“冲刺”的姿态,接好艰苦奋斗的接力棒,扎扎实实干一番事业。
从作风严明中寻“苦”,做纪律上做干净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坚强的党性不可能在舒舒服服、安逸享乐中形成。青年干部应当充分认识到作风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守得住清贫之苦、耐得住寂寞之苦、受得了约束之苦。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意识,从根本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坚决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时常保持自省,通过自省查找根源,自我监督、自我督促、自我加压,把“要我自省”转变为“我要自省”。同时,要学会回归本真,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察真情、说真话,锤炼党性、砥砺意志、摈弃惰性、告别平庸,以踏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亲近于民、服务于民,真正做到“灯红酒绿心不动,浩然正气贯长虹”,以求达到“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超然境界。(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