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切实用好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这一“传家宝”,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防止走过场、不深入,真正做到探根源、破难题和开新局。
有备而来、精准出击,真正探根溯源、疏堵通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能大而化之、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当从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这个大局入手,制定方案计划、明确问题对象、提出目标预期,确保调查研究有备而来、精准出击、切中要害。同时,到基层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地探根溯源,要充分结合部门职能、自身职责、地区特点、群众关切点、服务群众堵点等展开,方能达到责任人对责任工作负责、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出卷人必有答卷人的效果。到基层调查研究还必须遵循科学,要站在系统全局的角度、掌握宏观微观的关系、善用量变质变的辩证法,从问题表象中看到根源,从热点难点中分析梗阻,从微观细节中判断全局,确保调查研究真正成为拨开繁冗、探根溯源、疏通梗阻的“利器”。
清风拂过、润物无声,真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能大张旗鼓、车马喧嚣,甚至觥筹交错,应当清爽利落、简单明了、干净整洁,犹如清风拂过、润物无声,确保调查研究直插问题、贴近基层、亲近群众。同时,到基层调查研究要敢于直面问题、对话群众、亲身融入,若仅局限于听听报告、看看材料、跟着跑跑,势必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致使调查研究结果运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到基层调查研究还要时刻注意言行举止,把好形象、好作风、严要求通过一言一行、一问一答、一步一迹展示出来,为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做好表率、形成示范,确保在调查研究中真正获得群众信任、探明事实真相、取得解决问题的“真经”。
件件落实、事事回应,真正扫清积弊、开创新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能只做“前半篇文章”,应当把根本目标放在掌握基层情况、把握事物本质、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这一“后半篇文章”上。同时,要明白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比不发现问题更危险,而调查研究越深入基层就越将面临许许多多纷繁复杂、积弊已久、触及群众“敏感神经”的问题,这类问题要么一时难以厘清、要么牵扯关系太深、要么找不到最佳的突破点,若分析不够、统筹不好、应对失矩,则将半途而废。所以,到基层调查研究还要认真负责、敢于担当、勇于任事,抽丝剥茧般逐个、逐次、逐步解决掉发现的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确保调查研究成果真正运用到具体的工作落实中去,进而帮助基层扫除积弊、理清思路、开创新局。(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纪委监委 陆友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