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对以学促干作了深刻阐述,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先辈精神,捧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驰而不息把党的事业推进下去。
要给普通群众“麦克风”。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夯实为民服务根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一线,充分调研,走进群众的家里,真正的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一定能汇聚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要给权力使用“放大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深刻反思、反省,多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不断提高工作效能,才能不当“墙头草”,不患“软骨病”,不做“应声虫”。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回溯历史,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只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让权力“不任性”,作为年轻党员干部,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定力。
要给民生多用“显微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要坚守良心、笃守匠心,热情拥抱时代、始终植根人民、深入实践一线,坚持一线工作法,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多接地气,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力求实效,干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马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