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鲁迅先生祝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等候炬火,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广大中国青年面临繁琐的日常工作,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任何情绪失控都有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因此,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青年建设强国新征程上至关重要的问题。
增加“稳定型血清素”,锚定“肩鸿任钜”目标。在这个人人都在“网抑云”“EMO”的时代,焦虑问题日益严重。缺乏内心的坚韧与自信是年轻人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相较于过分美好的幻想,在面对实际困难时,年轻人缺乏应对的能力和及时的疏导心理,进而产生恐慌。这种恐慌导致的身心的剧烈情绪波动会对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血清素是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在情绪失控边缘,通过饮食和改善作息可以适量提高血清素的含量,使人心情平复。在焦虑烦忧的时刻,累积一个个微小行动任务,相信生命的韧性和习惯的力量,增加自我稳定性,才能达到跟自己向上的心合作共赢。要做无畏青年,强化定数,把握变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砥砺奋进篇章。
分泌“坚毅型内啡肽”,保持“终日乾乾”姿态。当人们需要付出持续性的努力,最终得到好的结果,产生了满足和充实感,这种成功的喜悦就是内啡肽作用的结果。坚持一时可能是激情的结果,坚持一世则是对意志和耐力的全面考验。人们很容易高看决定性瞬间的重要性,也很容易轻视每一个小小改进的价值,但只要做到持续精进,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点滴变化,就会随岁月的沉淀和洗礼,形成显著成效。青年一代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实现作为最好的捷径,就是一直坚持一直向前,拥有自控力,做到坚持不懈,像麦子一样,每天都在闪耀成长。要做果敢青年,勇担重担,坚毅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奋发有为篇章。
合成“积极型多巴胺”,践行“踵事增华”初心。“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当代年轻人普遍患有一种精神癌症——拖延症,拖延的习惯不仅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也会造成个人精神上的很大内耗。摆脱“拖延症”的有力手段就是发挥多巴胺带来的行动积极性。“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若不具备行动力,无论蓝图再美好也只是“镜中花”和“水中月”,所以成功的关键在执行与落实。作为新时代向上青年,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布置的工作任务自我加压,提前完成的时间,提高完成的质量,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加从容。要做实干青年,脚下有泥,心中有底,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奋勇争先篇章。(卓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