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第四卷”中的廉洁之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强调,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党员干部要常怀“不妄取、不苟取、不敢取”之心,坚持心中有规矩、手里有戒尺、脚下有准绳,始终秉持清正廉洁、洁白如雪的初心,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锤炼优良作风、砥砺高尚情操、弘扬浩然正气,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干事。
悟“第四卷”中的斗争之志。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党员干部要读懂“第四卷”中的斗争精神,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在风雪中锤炼实干。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党员干部要舍弃“佛系”意识、抛弃“躺平”姿态,心怀“风雨侵衣骨更硬”的斗争精神,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摆脱长期路径依赖,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大胆解放、主动求解,敢于先行、敢于试错,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要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把问题找出来,把知识消化掉,把本领学上身,锻造“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斗争意志,在伟大斗争中摸爬滚打、千锤百炼,成为有风骨、有气节、有胆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悟“第四卷”中的实干之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指出,青年干部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员干部要具备沉潜蓄势、厚积薄发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苦干、磨砺成长。身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更要肩负起历史使命和人民重托,把基层一线当作“磨刀石”,主动到艰苦岗位“墩墩苗”,在难事急事中打磨历练,在质疑困惑中锻造本领,在攻坚克难中茁壮成长,在大战大考当中展现攻坚克难的能力水平,站在基层群众的角度,以前瞻性思维研究政策的有效性和转化率,破难题、解难题。(浙江省杭州市三墩镇人民政府 顾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