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国家的经济繁荣具体体现在全体人民的民生改善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强大的力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奋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乡村振兴正当时!
以人才为本,筑牢乡村振兴根基。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汇聚人才是根本,创新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农业农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农民是乡村振兴生力军、主力军,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营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以文化为魂,坚守乡村振兴方向。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要保持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才能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进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需注重发挥文化的作用,以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文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文化的发展可以增强乡村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乡村集体的认同感,不断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内容,增加村民的集体感、责任感、荣誉感,最终消除村民内心的焦虑不安,在乡村找到归属感。
以产业为翼,助力乡村振兴腾飞。产业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农村发展,根基在产业发展,核心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发展产业不仅是农民增收、实现脱贫的现实基础,而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的长效措施;要精准发力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乡村产业,要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关注全国全球市场需求,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坚持精准发力,从供求两端着眼,科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坚持绿色引领、创新驱动,促进乡村产业优化升级。实施绿色发展引领计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挥乡村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和绿色产品。实施乡村品牌提升战略,突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提升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中共抚松县委组织部 杨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