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不少村集体经济存在实力薄弱、发展思路不清、乡村干部不积极主动作为和管理监督不善等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积极探索发展村极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是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解决好“带”的问题。农村富不富,全靠党支部。发展村集体经济,必须注重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必须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完善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组织体系,从组织上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指导或帮扶,选树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以点带面,形成“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局面,全面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切实改变认为市场经济主要是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没有必要再去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改变认为村集体经济差、底子薄、缺资源、无资金,无路可走,信心不足的现状。
二、解决好“财”的问题。坚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推动集体产业从“各自为阵”向“联合作战”转变。因地制宜,思考是否适合发展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资产盘活型、资本运营型、基金运作型、村庄经营型、产业发展型、生产服务型、村落建设型、土地股份合作型等村集体经济。落实好税收、金融、土地、环保支持政策,精准扶持政策和正向激励机制扶持政策,扩大公共财政农村覆盖面。全力争取试点资金支持,用好贫困村产业发展基金,并整合相关涉农资金,统筹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解决好“人”的问题。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抓好村支书这个农村发展的“牛鼻子”,注重从机关干部、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支书。充分发挥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包村干部、农业科技人员、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大学生村官等作用,鼓励引导党员干部、乡贤、能人、返乡优秀人才回乡领办村集体经营实体或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培训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有条件的地方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委组织部 曲潇庭 尚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