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从多角度、全方位客观翔实记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丰富经历,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同志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思维方法、品格风范和非凡业绩,系统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孕育、实践的过程,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了解党的领袖奋斗历程的重要读本,是领导干部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更好担当作为的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党员干部要认真研读《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在追寻领袖足迹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真抓实干、担当作为。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践行为民情怀。对党员干部而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把为民办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践行心系群众、情暖民心的为民情怀,做一名“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干部,带着对人民的敬畏之心、负责之情投身工作,主动作为、真抓实干。3年前,靠读书走出大山,又义无反顾扎根大山帮助乡亲们脱贫的广西百色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兑现了“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承诺。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自重自省自警。“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为党员干部讲规矩、守底线指明了方向。从近年来的反面典型案例看,一些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出现问题,把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作,在工作中唯利是图,最终身败名裂。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牢记廉洁是福、贪欲是祸,心存敬畏,才能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为官。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牢记责任使命。干部有担当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政绩。只有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责任,以“滴水穿石、垒土成台”的韧劲和钉钉子的精神抓工作,践行勇于创新、科学决策的改革思路,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理念、思维、方式、机制等创新,踔厉奋发、笃行不殆,勇于担当、不负使命,才能守初心、践使命,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实效。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为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好干部标准提供了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我们要带着感情学习、带着责任弘扬、带着使命践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 康西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