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了人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面对世界的飞速发展,面对全球新冠蔓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人才是突破发展瓶颈,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走向飞速发展的“助推器”。加强人才培养,青少年是关键。青少年是人才的“原石”,要想获得人才“好玉”需把好“三关”。
加强人才素质培养,把好人才素质关。“每种首创事业的成功,最要紧的还是所有当事人的基本训练。”素质就是一种最基本的训练,人才形成靠是素质的堆砌。没有素质的人才犹如“昙花”,因其才华、能力一夜“绽放”,也因其低素质而瞬间“枯萎”。对于人才的素质培养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小抓起。加强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国家一直重视的素质教育观念,但是在家长心中的排序却是“智美德体劳”。加强素质教育并不全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在校灌输素质教育的观念,在家进行素质教育的实操,形成有理念、有实践的素质培养闭环,把好人才素质关。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把好人才“出口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民族振兴离不开人才,要想提高人才质量,要严把人才“出口”关。严把“出口”关的源头在少年,在祖国的“花朵”。人才在“出口”的第一道关卡就是分流,是进入普通高中继续求学?还是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技术将来“谋生”?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更要加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打破长期以来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观念。集中力量加强职业技术人才培育,发展技术型人才,打破“进入职高就意味着人生失去希望”的固有观念,推动职业教育的人才输出,把好职业技术人才“出口关”。
加强人才分类培养,把好人才“多元关”。在面对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和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需要人才的支撑。人才的发展不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更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就需要加强高中生的专业选择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为人才分类培养夯实基础。对高中生进行适当的专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高中生形成初步的专业认知,正确选择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专业,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分类培养打下基础,进而提升人才质量,把好人才“多元关”。
国家,人民之盾;人才,国家之柱;少年,人才之源。少年可塑,未来可期,莫失好“原石”。(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郑坊镇人民政府 刘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