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火扬击而铁花绚烂,木石凿凿但有雕蓝画栋,烟松捣药则山川卧案,水流纸上,水墨花开。我国传承种种,莫不是文化,莫不是文明。人类的实践的创造,无论精神或是物质,都是文化,无所不包,积极的,中立的,消极的。文化是产物的同时也是历史现象,凝聚在物质中又游离于其外,是人类交流中具有普遍认可属性,可传承性的意识形态。在时间的洗礼后,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了文明,一部分成为历史文献的记载,更有许多,不知其所起无所终,一往而殆。毕竟文明整体而言,是上升,一种进步的趋势。优秀文化应该传承,需要发扬。
如今部分的文化发扬,说便是创新,谈就是破圈,但归根到底是生意,是利益得失,是天下熙熙的利,天下往往的财。很多时候,文化是工具,财货是目的。诚然,从中获利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传统文化将不再是文化。
创新和破圈,是手段,不是目的。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根基是修养。所谓固本培元,方得拳脚大开,文化技艺学好练熟,便是根本。创新是,厚积薄发后的灵光一闪,破圈是,技惊四座后的叹为观止。李小龙,靠他一身过硬的本事在欧美打出一片武术气息,在李小龙之前的人物,一句“钢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让无数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群众惊叹进而熟知,明明是民国时期出名的武术大家,一身功夫近乎武侠小说的描述,而在我华夏了解人却不知有多少,这点令人扼腕。曾经,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信息获取不畅,只能艳羡外国的风采,但如今我国日益强盛,重归世界之巅指日可待,部分人对文化依旧自卑,则尤为可耻。
如今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的大有人在。有人花费数月,研究图片,思考古人技艺,模仿三星堆出土文物,以黄金徒手打造,只为一书胸中对我国传统技艺的自豪和钦佩。某款游戏角色,登上央视新闻2020年度人物图鉴,又打破外国对游戏的垄断,获得最佳移动游戏奖,这种类似游戏界的诺贝尔奖,但这些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它让无数外国友人对我国的优秀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沉迷在这从前他们未曾了解的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还有的以传统戏曲,配上防疫指南、平安建设、交通安全等内容作为填词,将传统文化唱出了新的高度,有全新的发展。传统服装,中国历代铠甲,现在在研究,以自己的双手,或缝纫,或锻造,或编制成实物,穿着于身,莫不是对物质文化的自豪。文化的传承需要技艺的沉淀,文化的发扬则需要国家的引导。前段时间以一种矫揉造作,零散断句的方式对传统戏曲进行演绎,这并非将阳春白雪的高雅化作下里巴人的通俗,这仅仅只是艳俗,只是某些群体,某些公司的利益,乘着文化传承的风潮,套着文化创新的外壳,玩着造星的手段,收割着种种目光,最终只是为了利益。若说这是商业的误用,普通人也是有走向歧途的可能,一部分人圈地自萌式的“汉服圈”,以他们的逻辑来分辨所谓的山正,中国传统服饰古已有之,除非个人设计,否则何来正版与山寨,只有技术上的参差和质量上的优劣而言。但他们的一些霸道行为,只会徒增他人的反感。国家的引导必不可少。从宏观政策的正确引导文化产业,着重意识形态,特别是对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要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对于创作文化产品,要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始终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新风正气,同时给出正确的引导。并不是说血腥就是消极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赤裸裸的骨肉,写的是警句,说的是辛酸,想的是家国岌岌可危,而又无可奈何。讽刺的是《长津湖》、《金刚川》有些人甚至觉得血腥,不应该给小孩子看,在香港推行爱国教育,给学生观看与战争相关的资料时甚至有家长反对,这些给有良知的人带来的感受,不是他们对下一代充满了爱心,而是可悲,还有愤怒,那些血泪中国的血泪,一场场战役的牺牲不是血腥,而是中华民族血脉骨血中的烈性,一种对国家爱之至深的英雄气。断绝借着各种名义,来掩饰他们对中国的漠视,对文化的自卑更是必要举措。当然也要在文化传承和发种种注重时代化、大众化,以莫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各种文化作品之中,让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随着文化共同传承和发扬,沉淀为文明的一部分。(王彬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清源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