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

2021-12-27 15:29:46 | 来源: 中廉在线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复兴靠人才,乡村振兴也要靠人才。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资源”,要想发展快,人才引领肯定少不了,充分利用各优秀人才所掌握的技能技术,使“第一资源”化为“第一动力”,是助力推动各领域加速发展的关键。

各地方相关部门,在人才引领方面要制定一定的相关政策,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去往目标地发光发热。我们要在各种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建立各种人才协调机制、提高人才使用效率,让人才成为有效发挥产业集中优势、加快我国各产业领域快速发展的关键。

人才是最为重要的、最有活力的生产要素,其自由流动与区域活力的关系十分紧密。目前,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协同发展经济体等,均为吸引人才制定了很多相关政策,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那么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是否可以根据当地的一些特点,也制定相关的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引导更多的人才来参与发展建设,这是一个地区的相关部门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有优秀人才愿意来,我们还要想法留得住,不光要在物质要留得住,精神上更应该留得住,让他们可以安安心心地为地方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比如,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凰”政策正式出台,就吸引相当多的人才赶往重庆,政策从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支持人才创新实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各个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政策的出台让愿意来的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不管是从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定的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那么,由此各个地方政府都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相信一定有优秀青年人才愿意参与到美好祖国的建设中来。

蓬勃的年轮,刻录着时代的荣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引领西部地区人才建设发展进入新时代。目前,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吸引不了更多的人才,即使有人愿意来,也不一定留得住。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另寻他路?我们是不是可以培养优秀的本土人才,让更多本土优秀人才回到家乡,参与自己家乡的建设,那么也应该积极抓好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本土优秀人才,让更多的本土优秀人才回流,才是关键。

在这“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不管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我们的西部地区,都要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等为重点,推动区域优势互补与错位发展,我们要以“四新”促“四化”,不管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新型农村农业,我们要各个方面协同发展,那么人才就是实施战略发展的支撑点,各地应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战略统揽全局,以更平衡、更充分的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人民政府 涂丕强)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