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其把干部、党员、人才都纳入后继有人的范畴,明确了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接班人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必将有力推动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抓住人“材”基本点,才能薪火不断。材于薪火,如同水之于鱼。若薪火无材,则火势不可旺,火焰不可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已星星之火最终成功燎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组织牢牢抓住了人才工作。十年抗战,正是有无数共产党的革命英才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前仆后继,才铸就了如今这片大好河山。风云起乃期猛士,鼙鼓动而思良将。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我们作为组工干部,更应抓住人才这一基本点,将各方各面的人才吸收起来,把各行各业的人才汇聚起来,把各个群体的人才统一起来,以“材”铄火,则火立风雪亦巍然。
抓准人“材”质量面,方能薪火愈旺。人“材”好不好用,“材”质很关键。在挑选人才方面,组织应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德”之一字便是要对党忠诚,为民思忧,只有具备了为党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奉献精神,才能不走弯路,不走歪路;“才”之一字便是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及勇于创新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高速推进,对人才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铁轨上高歌猛进。
抓牢人“材”培养圈,固能薪火相传。在注重挑选人才的同时,培养人才工作也十分重要。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是中国共产党培养人才所需要的锦囊妙计,在对待人才上应注重赏罚分明,并为其提供一定的试错成本,才能确保人“材”茁壮成长,只有将人“材”培育成杞树、梓木这等良“材”,我国的人才质量才能不断提升,国力才能不断增强。在“培”育人才的同时,也应注重“养”护人才。“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我国在健全人才培育机制的同时,也应提高人才的待遇,在居住、医疗等方面为其提供坚强保障,做好“培”“养”兼顾,自然木密成林,“材”积成山。
薪火相传,燃的是理想,传的是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拿出“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大江”般广纳人才的豪迈气魄;发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人岗相宜选人用人导向;做好“惜才爱才,育才养才”的人才培育培养工作。连点成线,画线成圈,方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红色薪火赓铄不断!(黄吉恒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