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不断激励这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努力奋斗。
练就“宽肩膀”,勇挑“千斤担”。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告别了城市,选择乡村,把青春挥洒在扶贫路上,把生命镌刻在脱贫攻坚征程中。2016年,她在国家助学政策帮助下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室毕业,面对众多优越选择,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我是从广西贫困山区出来的,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这是她内心的选择。黄文秀用她自身的行为为我们上了一趟“好课”,将那甘于奉献、勇下基层,尽职尽责、一心为民的担当和奉献精神深深的植入了我们的内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基层干部们一定要以黄文秀为榜样,永驻初心,延续黄文秀精神,打好乡村振兴战略这张牌,以求实现新风貌。
敢上“第一线”,站在“最前沿”。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带领戍边英雄官兵们扎根高原、奉献青春,在雪域边关以身铸界碑。面对严峻复杂的现实考验,他们常备不懈、枕戈待旦,有理有利有节同侵犯者斗争,坚决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面对疯狂挑衅和暴力攻击,他们毫不畏惧、团结战斗,以誓死捍卫祖国领土。他们赤胆忠诚的战斗精神,践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铿锵誓言,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正是有无数名像他们一样无私奉献捍卫领土,敢于冲在一线守护家园的人民子弟兵,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安居乐业。他们的“缺氧不缺精神、山高斗志更高”的意志,值得我们学习。
磨利“撒手锏”,提供“金钥匙”。2012年11月25日,罗阳身为我国歼15飞机现场研制总指挥,圆满完成第一艘航空母舰首次起降训练任务后突发疾病,不幸以身殉职。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余年,为我们书写了生命的传奇,传达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政治品格,敬业奉献、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操,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大家为实现强国梦而拼搏。正是因为有像罗阳这样的力克技术难题、锐意创新的一批又一批改革者、创业者,国家才能不断攀上事业高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组织部 范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