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灵魂,唯有强大精神的加持,民族和国家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只有深刻把握和传承党的伟大精神,才能在追逐伟大梦想征途上,不断积累思想、品德和行动上的无穷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
学习党的为民精神,升华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党的钢枪壁垒。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离不开人民的拥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精神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学习党的拼搏精神,涵养正确政治品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我们要从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智慧和力量。从抗日战争的顽强拼搏,到抗震救灾的齐心协力,再到抗击疫情的坚定不移,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彰显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蓬勃朝气和昂扬斗志。为了更好的应对前行路上的挑战,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紧跟党的步伐,昂首阔步踏上时代的阶梯。
学习党的奉献精神,强化服务为民行动。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良品德,更是共产党的伟大精神,铸就了时代楷模雷锋,干部的指南针焦裕禄等一大批先锋模范。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壮丽的诗篇,不怕苦,不怕难,勇于拼搏,矢志不渝,为其他党员树立了榜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无数的党员以身作则,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忍住清贫,耐住寂寞,经起诱惑,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要坚持到底,对人民群众有害的事情要斗争到底,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焦裕禄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传承雷锋的奉献是种美德,知足才会快乐,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李东明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