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基层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群众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以群众满意度、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为抓手,不断努力奋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努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首先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自身建设。基层干部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才能发挥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有序开展基层党组织工作,努力提升效率,把各项惠民政策抓深抓细抓实,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到应有的福利。作为基层干部更要以身作则,深入群众中去,揪出各类难题,并施以合适的药方。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坚持顽强拼搏的干劲,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
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要从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入手,基层干部要善于同乡村振兴工作队一道努力,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努力为群众解决困难,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一要在医疗方面下功夫,提高镇、乡村医疗卫生室设施及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医疗问题,做到未病可防,有病可医,让医疗得到保障。二要在住房方面下功夫,住房是人民群众遮风避雨的港湾,要努力排查鉴定人民群众房屋情况,应查尽查各家庭房屋情况,及时反馈施策解决。三要在教育方面下功夫,教育是百年大计,对孩子培养好了,下一代的建设也更加有希望,不可疏忽,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要调动社会各界帮助孩子完成学业。
大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基层干部要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最后一公里”抓深抓实。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获得到改革的实际效益。这需要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中,探索地理优势,挖掘民俗文化,用本土优势焕发乡村新的生命力。如自然光充足,土壤肥沃,可往种植业探索,借鉴类似条件地区的发展经验,开拓本土优势。如文化优势显著,可往旅游业探索,积极引进企业入驻发展。不论何种环境,探索一条符合本土发展的路子,让发展方案得以落实,群众能享受到发展红利,从而增强获得感。
奋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基层干部要扎扎实实的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增收而努力,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为目标。在基础设施方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出行、娱乐场所的问题,近年“户户通”道路建设,大面积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但还要继续完善惠民“户户通”建设,同时,乡村道路的照明设施也需改善,确保群众晚上出行便利。文化场所还需继续建设,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在经济发展方面,要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发展特色产业,激发乡土文化优势,强化本地居民认同感,获得感。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及收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为普通的基层干部,要充分利用与群众接触的机会,和他们谈心谈话,深入了解群众难点、堵点,挖掘群众方方面面的优势,着力解决群众急盼解决的问题,并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乡土产业,为群众谋幸福,点亮了他们幸福生活的“灯塔”。(吴帝荣 海南省东方市大田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