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应当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坚韧破解难题、用创新谱写新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沾泥土、带露珠”,做扎根大地的“种子”。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从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到基层治理的家长里短,从政策落实的精准推进,到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每一项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干部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走进阡陌纵横的田野,用脚步丈量民情,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里话”,摸清发展的“真问题”;唯有将自己深深埋进泥土,把汗水洒在乡村沃土,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才能让政策落地生根、增加民生福祉,真正架起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啃硬骨、破难题”,做攻坚克难的“勇士”。基层工作充满挑战,矛盾多、困难大、任务重。无论是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还是解决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基层干部必须练就“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善为解难题”的本领。一方面,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重经风雨、闯难关;另一方面,要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群众工作方法化解矛盾纠纷。基层干部唯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啃下“硬骨头”,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攻下“拦路虎”,才能在难题中提升能力,在破解困局中赢得民心,真正成为基层发展的“破局者”和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闯新路、开新局”,做开拓进取的“先锋”。基层治理既要守住为民服务的“根”和“魂”,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创新中提升治理效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造治理平台,创新治理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从“汗水治理”向“智慧治理”转变。同时,要注重总结推广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片区试行,再以点带面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水平。(王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