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家长们纷纷希望能够迎来实质性的改变,从而较少校外培训不必要的焦虑。
校外培训机构开设新的培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对于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帮助孩子培育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资本不断涌入了教育培训行业,导致教育培训市场的扩大,加上目前监管工作上存在的缺陷,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已然变成了一个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了解,有的机构把单纯的赚钱当成了目的,为了让更多学生报名而不遗余力地向家长售卖焦虑,特别是每到寒暑假来临,各种培训广告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也让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陷入错误思维,认为自己孩子如果不补课,优秀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有的机构收费没有固定标准,想收多少就是多少,“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机构资质不符、管理混乱、宣传造假,甚至与学校勾连牟利等等,可谓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必须严查整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校外培训机构作为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否定他的存在而“一棍子打死”,但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规范,让校外机构名副其实。为此,相关职能部门要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准入,提高教培行业的透明度,让培训机构自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回归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适应教育的发展规律,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龙俊 贵州省剑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