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用心守护“粮心” 引领节约“食尚”

2020-08-25 12:50:28 | 来源: 中廉在线

“盘中饭,血汗变,节约一点算一点。树新风,节资源,点点滴滴堆成山。”歌曲《民以食为天》就像一个号角,呼吁大家爱惜粮食、勤俭节约。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什么年代,我们都要用心守护“粮心”,坚守勤俭节约好传统,一代一代永传承。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众观历史,勤俭节约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腐败会使国家灭亡。唐朝初期,统治者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采用以农为本、厉行节约的措施,节俭务实,创业兴邦。但是,到了唐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又开始盛行。讴歌节俭、劝诫奢侈也成为唐诗的一个重要内容。杜甫写道:“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中兴似国初,继体如太宗。”白居易则写道:“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这些诗歌无不在告诫后人:节约为要、勤俭为重。

以光盘行动的决心,守住厉行节约的底线。如今很多城市长大的孩子,他们甚至没有见过粮食长什么样,更不用说是否知道盘中餐的粮食来之不易、能否体恤辛勤的农民们种田的辛苦。据《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有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这个餐饮浪费的数据实在超出想象、令人震惊。从小我们就能熟读并背诵的《悯农》有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人用通俗易懂的诗句,刻画了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农人。粮食浪费的背后不仅仅是粮食,还有粮食种植、加工、运输等人力和财力成本。光盘行动这一小餐桌上的大文明,践行了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社会风尚,传承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要发出光盘行动的倡议,向全社会号召节约粮食,让大家知道并认可“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让所有人共同参与到“光盘光荣”的行列中来。

以理性消费的态度,杜绝奢侈浪费的可能。最近有一则消息报道一餐厅老板吃客人剩下的饭菜。由此可见,这个餐厅食品安全质量过关,也有人称赞这位老板不浪费粮食的好品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选择在饭店餐厅吃饭。其中不乏少数因为注重“面子”而不是关注“肚子”等原因,不愿意打包没吃完的饭菜,从而造成粮食的浪费。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政府要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制定实施有力举措,大力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社会要加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餐厅要把“杜绝浪费、打包光荣”的牌子挂在显眼的点餐处,大力推行“绿色餐馆”建设;我们个人也要着力增强节约粮食的意识,自觉养成节约一滴水、一粒粮的良好行为。

以热爱自然的情怀,营造尊重生命的氛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粥一饭见作风。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在各地考察调研时,时刻保持节俭之风——到河北调研时吃大盆菜,在福建古田吃的是红米饭,回梁家河时和乡亲们一起吃麻汤饭……据了解,全球现有农业生产使用了70%的淡水资源、33%的土地和30%的能源,排放了20%的温室气体。世界多地接连暴发的蝗虫灾害、自然灾害、新冠疫情等,都增加了农产品供给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粮食生产造成巨大冲击。反观有些大胃王“吃播”的主播们,以浪费粮食来博人眼球,暴殄天物,着实令人痛心。俗话说,食为民之本。粮食是生命之源,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节约粮食就是尊重生命,守护“粮心”就是守护我们自己。我们要倡导节约适度、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珍爱粮食这一自然资源,向奢侈浪费说“不”,让节俭环保思想成为每个人的“潜意识”。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今,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但是,我们始终要牢记,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永远不会过时,厉行节约这个好习惯永远不能丢弃,节约才是当今时代最流行的“食尚”。(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钟玲芳)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