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近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倡议活动。有的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有的拒绝攀比之风,刚刚好才是真的好;有的提倡勤俭节约,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一而足,这些行动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在全社会形成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风尚。
光盘行动,文明餐桌,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餐桌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小小餐桌折射了百姓生活的变迁,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明礼仪、勤劳勇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践行“光盘行动”,不仅仅是美德的传承,还是人人可以参与的绿色低碳、健康节约的好习惯。新时代、新风尚,餐桌上更讲究节约、文明。“公筷公勺”、分餐制,节约每一粒粮食,适量取餐,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我们每个人在享受舌尖上的美食的同时,也应当注重舌尖上的美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让文明用餐真正融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拒绝攀比,丰盛虽好,刚刚好才是真的好。“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婚丧宴席、同学聚会、请客吃饭,丰盛虽好,但适量点餐,拒绝“剩”宴,刚刚好才是真的好。撑面子、讲排场、摆阔气是攀比心理,为了满足面子而不惜一掷千金,这种攀比心理不仅对社会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且严重违背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容易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提倡“N-1”点餐模式,适量点餐,不够再加,光盘行动,剩餐打包,杜绝浪费。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点餐新习惯,坚决做到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破标准,刚刚好才是真的好。
勤俭节约,传承家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意味着成功,奢侈浮夸意味着失败。勤俭为持家之本,勤俭节约的家风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节约粮食的倡导者,宣传爱粮惜粮,一粒一饭皆辛苦,努力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自觉理性消费、传承节约的家风,大力弘扬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传统美德。
“民以食为天,粮以俭为先”。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节约粮食,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文明生活的新时尚。让我们携起手来,凝聚光盘行动、文明餐桌的正能量,共同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风尚。(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太拔镇人民政府 郭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