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崇高的道德准则,如果缺乏化大为小的传承播撒,也是空洞的理念,在恒远的价值目标,如果没有每个人的奋力以求,也会变得遥不可及。2013年习总书记就曾在《人民日报》文章中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反对餐饮浪费。
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米亦可窥看民族的文明。每一件琐碎小事构成个人日复一日的生活,是个体意识思想的最直接体现,也恰是最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培育和弘扬现代文明理念,从珍惜每一粒米开始,以“小”为切口,小中见大。
以真善美的榜样唤起点滴开始的行动。价值观的感知,在于触碰人格化、形象化的具体形式。古语说“人人皆可为尧舜”,价值观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善于发掘坚守正道、艰苦奋斗、勤勉节俭的典型人物,多用、活用西厅海棠记录着的周恩来总理勤俭为公的大爱情怀、农地稻田熔铸的袁隆平的赤子之心等榜样,创新传播方式,丰富教育载体,办实宣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传扬勤俭节约、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真善美就在身边,激发见贤思齐、明德惟馨的正能量,逐步涵养传递爱与善的自觉。
用陟罚臧否的机制支撑从一而终的追求。现代文明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还必须靠一定的评价奖惩和保障机制来获得持久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臧否善恶是非,奖惩荣辱美丑,加强立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弘扬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支撑、政策保证和机制保障,用刚性制度树立道德天平,用执行监督规范行为取舍。
珍惜每一粒米,节约每一颗粮,是日常生活中的小节,从这一“小”说开去,便也蕴含着国家民族价值追求的“大”。价值观的培育具体而微,聚焦于细小,坚持于长久,才能积小为大、积少成多,良好的社会风貌才能蔚然成风!(福建龙岩连城四堡镇人民政府 吴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