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做好舌尖上的“减法”

2020-08-20 15:09:31 | 来源: 中廉在线

天地“粮”心,珍食莫蚀。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6384万吨约13277亿斤,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粮食生产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的“十六连丰”。但在产量丰收的同时,还需时刻敲醒警钟,“舌尖上的诱惑”有时会转变为“舌尖上的浪费”,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主席就餐桌浪费现象作出了重要批示,他指出“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的氛围”,习总书记的这些“粮言粮语”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深刻的“启示”课。

“农经济”要靠“绿资本”。“农,天下之大业也”,中国拥有14亿人口,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根据2019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来看,近7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将牢牢把住了自己的饭碗,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2019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这对农业经济来说是一次“屏障式”保护,不仅让农村在改革中大步前进,更为粮食安全加压加码,筑牢了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而在建设高标准农田基础上,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科技的指引下,合理利用开发土地,保障生态安全,吸引更多的人才主动投入到田间建设,为家乡增添一抹“绿色”。

“提思想”要靠“强宣传”。“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在时代的变迁中,餐饮业被按下了快捷键,人们品尝着舌尖的诱惑,享受着味蕾带来的刺激,大街小巷中从不缺馆子。可随之而来的餐桌浪费遍地可见。人们为了撑面子,追求的不再是吃饱吃好,而是一种“仪式感”。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所以加强宣传教育是一堂重要的必须课,要经常开展知识讲座。把勤俭节约纳入到中小学德美教育课程中,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品德;同时组织先进典型在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宣传教育;在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中把文明餐桌持续作为机关考核的重要首要手段,公开公正地统计年度宣传教育情况,以此作为重要制约手段。

“治问题”要靠“巧方法”。解决问题一定要治标治本,要想遏制住不良现象必须要统筹兼顾,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措施。比如,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态势,织密制度保障网络。针对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通过实际情况设置评价体系,按照餐饮浪费程度进行警告、通报、罚款等措施;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牢记“荣耻观”,将勤俭节约指标量化到工作中,在年度测评中实行打分制度,让一把手带头作为;建立健全文明餐桌监督机制,每个人都是“监督员”“计分师”,将不文明行为及时反馈曝光,扎紧制度的绳索,让“过度”变为“适度”,在不断的改进中坚守最纯粹的品质。(中共湟源县委组织部 李莲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