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表明了我们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国为民的宗旨情怀和忧患意识。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和政府的优良作风。《墨子》中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资治通鉴》里讲:“俭约,所以彰其美也。”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著名诗句更是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并告诫说,“勤俭节约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节约之风不仅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代代相传,而且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因此无论党和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不能丢。
节约是社会发展的时代风尚,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每个人每个家庭节约粮食还是浪费粮食,加在一起都惊人的数量。特别是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据联合国不久前发表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今年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遏制餐饮浪费,迫在眉睫。我们要从战略高度看待粮食节约问题,既要建立长效机制,也要加强宣传教育,在全党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新风尚,树立爱粮、节粮新观念,让节约粮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良好风尚。
节约是世代传承的家风家训,也是个人素质涵养的体现。不少古圣先贤将勤俭节约融入到家风家教当中。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理学家朱熹告诫女儿女婿俭朴度日,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司马光结合自身经历作《训俭示康》作为家训,教育儿子要生活简朴。今天,戒奢以俭的道理并未过时,我们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在孩子的教育上、家人日常行为的规范上,多分享好做法,发现铺张浪费等行为及时制止,让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姑田镇组织委员 吴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