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是夯基垒台的硬脊梁,虚不得;党建是穿石滴水的韧工程,软不得。
破虚立实,夯基垒台。基层组织建设绝非虚招,而是由桩桩硬任务垒成的钢架结构:班子选配精兵强将、组织体系严丝合缝、制度规矩坚如磐石、服务阵地落地生根、经费保障扎入厚土。党建之实在于将资源化为根基,让桩基穿透浮土直抵岩层。阵地建在项目前线,党旗插在攻坚高地,此乃组织生命力的铁律。
融战入局,淬炼真金。党建生命力在“熔炉”不在“展柜”。当组织链条嵌入治理主脉,当红色基因注入发展血液,党建便从“体内循环”跃入“大江大河”。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关键在于打通运行堵点、穿透治理盲区。当制度优势澎湃为实践伟力,“生产力、竞争力、凝聚力”三重价值自然喷涌。
标尺量效,铁腕固本。“虚浮症”需以刚性机制根治。标准化是破除模糊的利刃,四把“硬标尺”尤为关键:责任清单划出硬杠杠,督查考核亮出硬刻度,述职评议磨硬刀刃,问责追责淬硬钢骨。四力齐发,方能压碎“纸上党建”的泡沫,焊实“墙上制度”的钢架。让每个组织细胞都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干成啥样”。
民心为秤,实绩作砣。检验党建成色只认两个标度:发展标尺是否刻下深度?改革攻坚的刀锋可劈开迷雾,转型升级的足迹能丈量担当;民心标尺是否量出温度?群众眉间舒展的沟壑是最高勋章,百姓心头升腾的暖意为最终判词。民心所向处即党建发力点,发展所需处即组织攻坚点。两张考卷同题共答,方显百年大党的政治本色。
党建如铸剑,千锤百炼见锋锷;党建似凿石,一錾一凿显真章。当阵地从纸面走向火热现场,当作用从口号化为冲锋身影,当成效从数据变作万家灯火,虚功论便不攻自破。这实功铸刻于民心向背的经纬间,熔铸在时代答卷的字行里,更回响在“一个组织就是一座堡垒”的赶考征途上。根基实,则风雨不动;脊梁硬,则山海可平。(冯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