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王市镇聚焦流动党员管理“联而不紧、学用脱节”痛点,创新构建“动态追踪固根本、双线教育强引领、双向发力促担当”三维赋能体系,推动流动党员从“流动零散”向“凝聚赋能”转变,实现“离乡不离党、在外作贡献”。
动态追踪:织密“管理网”,让党员流动有迹可循
建立流动党员“全周期档案”,打破传统静态管理模式。明确党员外出3个月内,需完成“出行报备”,登记外出地、职业规划、紧急联系人等信息;外出超6个月的,分类推进组织关系转接或纳入“流动党员专属台账”。全镇13个村(社区)党支部,对流动党员信息实行“三色标注”动态管理——绿色为“稳定流动”(去向清晰)、黄色为“预警流动”(联系偶断)、红色为“重点流动”(需专项对接),每季度开展“信息回头看”,今年已更新流动轨迹200余条,成功找回长期“失联”党员15名,实现流动党员“底数清、轨迹明”。
双线教育:打通“学习链”,让党员流动不忘补钙
“线下+线上”双轨并行:针对返乡集中的流动党员,抢抓春节、中秋等节点,举办“恳谈会”,用本土案例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政策,让理论学习“沾泥土、带露珠”;对长期在外党员,搭建“云端课堂”,由支部书记每周推送“微党课包”(含政策解读、先进事迹、警示案例),要求流动党员每月通过“视频连线”参与一次支部学习会,同步提交“思想汇报+在外成长清单”,实现学习“异地同频”。今年累计开展线下集中学习6场、线上送学1200余人次,流动党员参学率提升至95%,真正让“流动的堡垒”思想不滑坡。
双向发力:搭建“实践台”,让党员流动彰显担当
构建“流动党员双向服务机制”,激活“外出建功+返乡赋能”双引擎。外出“亮身份”:引导流动党员在流入地主动亮明身份,加入“王市在外党员服务站”,参与流入地社区治理、志愿服务,今年已有20余名流动党员在务工地获评“优秀志愿者”“行业先锋”等;返乡“展作为”:依托招商引资等,鼓励流动党员化身“招商红娘”“创业导师”,利用在外资源,为家乡引入特色产业项目3个,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同时组织流动党员参与“乡村治理大走访”,收集人居环境、民生服务等建议20余条,推动“路灯亮化”“河道清淤”等实事落地,让流动党员成为“家乡发展的桥梁、治理的助手”,实现“流动的党员”双向发光发热。
王市镇通过“三维赋能”体系,让流动党员管理从“粗放式”迈向“精细化”,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作为”。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完善流动党员“积分管理”,把服务家乡贡献度与党员评先评优挂钩,真正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赋能更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流动的红色动能”。(杨蓓)